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4 08:38:57
贵州南部城市都匀市,是黔南州州府所在地,她是个因铁路而神奇的地方。早在抗战时期,1944年2月,西南第一条准轨铁路——黔桂铁路就修到都匀,当年6月穿城而过修到城北的清泰坡站。民国早年规划的湘桂黔铁路(即后来的湘黔铁路,今沪昆铁路)也是在都匀与黔桂铁路接轨。黔桂铁路建成后历经劫难,先是被国民党的抗战“焦土政策” 破坏,后被侵华日军复加破坏。抗战结束后,国府于1945年9月修复了大部分路段,解放军南下后,再次被国民党破坏毁掉。
由于都匀是黔桂线的重要节点站,民国时期铁路管理单位——交通部湘桂黔铁路工程局于1946年1月在都匀成立。
黔桂铁路因多项难度和技术指标一直在铁路建设史上保持五个第一的记录。最大坡道高达29.5‰;弯道多而密;曲线半径最小仅为170米;弯道之间夹角直线最短;危石最多;有三个著名展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广西境内的拉易灯泡展线和都匀与独山交界的京寨隧道展线(俗称回龙道),后者是民国时期铁路女技术员李金玉设计的阳关隧道(原名)展线,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个螺旋展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黔桂铁路主要路段修复通车,1950年10月至1951年1月,国家为了支援越南的“抗法战争”,将金城江至清泰坡300余公里的钢轨拆除,用于建设湘桂铁路来宾至镇南关段的铁路。1955年开始对黔桂铁路进行修复,同时动工修建都匀到贵阳段。1957年10月,金城江至都匀修复通车,1958年11月修到贵阳并进行货物列车试运行。1959年1月7日,黔桂铁路通车典礼在贵阳举行,并正式交付运营。同年2月7日,贵阳至都匀普客混合列车501/2次开行。
黔桂铁路通车后,都匀的现代工业建设拉开了序幕,短短几年,都匀就被冠以西南“新兴工业城市”美名。 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又把都匀推向了发展的高光时期,以四机部为主的一大批企业在都匀落户,建成了贵州三线建设的三大基地之一——○八三基地。
为了配合三线建设,国家批准成立的铁道部柳州铁路局都匀铁路分局于1967年1月挂牌。于是都匀就成了成都铁路局与柳州铁路局的分界处,具体界线在城市中轴线的黔桂线462.1公里处(老火车站出站一公里多一点)。一个城市有分别属于两个铁路局管辖的情况当时在全国也是少见的。都匀铁路分局管辖范围从都匀站到广西柳州附近的太阳村站,共54个站,425公里,另还代管长49公里、共有8个车站的三(岔)罗(城)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都匀铁路曾归属衡阳铁路局管辖。1953年1月柳州铁路局成立后归属其管辖。1958年10月,贵阳铁路局成立,黔桂铁路贵阳到麻尾由贵阳铁路局接管。1961年10月贵阳铁路局撤销后又划入柳州铁路局管辖。1965年7月柳州铁路局贵阳铁路分局划归成都铁路局管辖。并确定黔桂铁路都匀至麻尾(包括都匀站)归柳州铁路局管辖。1958年,铁二局在都匀建了基地办公大楼,后因湘黔线下马,办公楼成了“胡子工程”。在都匀铁路分局成立前,铁道部通过内部划拨方式划给柳州铁路局,用于都匀铁路分局办公用,即坐落在老火车站的剑江路旁,是当时与黔南州委办公大楼在都匀齐名的两座“俄式”建筑。1967年1月成立的都匀铁路分局在这栋大楼持续办公了11年。
都匀铁路分局成立前后,1966年~1972年黔桂线更换了大马力的内燃机车,麻尾机务段是全路除北京、郑州外,第三个全部实现内燃化的机务段。1973年4月都匀铁路分局从麻尾机务段析出了金城江内燃机务段(机车、设备及人员由麻尾机务段划出),在华东等发达地区还在用蒸汽机车牵引列车时,落后的贵州就采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东风型内燃机。牵引动力的改善,提高了黔桂线运输能力,从而加快了正在都匀境内的“三线”国防企事业单位建设的速度。
都匀铁路分局成立之时正值“文革”派性斗争“白热化”之时。1968年左右,柳州铁路局发生“武斗”事件波及都匀铁路分局,广西的“武斗”全国出名,人心惶惶,铁路职工要么参加“武斗”、要么就躲起来,麻尾机务段也是重灾区,火车无人开,最严重的是影响了正常的运输生产,没有办法,铁道部紧急从东北、华北几个铁路局抽调机车和乘务员到黔桂线,以保证运输生产少受损失。
当年的都匀机务折返段就经常停留有大量来自哈尔滨、吉林、沈阳、锦州、营口、北京丰台、石家庄、山海关机务段的机车。笔者当年就与哈尔滨机务段的侯师傅结下忘年之交。为此,大约是在1968年3月,广州军区6984部队派出军代表进驻都匀铁路分局,对分局辖区实行了军管。在这一年夏秋季,都匀铁路分局革委会正式成立。都匀铁路分局建制期间,给都匀地区带来一片生机。那时都匀市城区人口大约在5万,而铁路职工与家属估计在2万人以上。
都匀铁路分局领导班子走出一名副国级领导,就是后来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同志,时任都匀铁路分局负责人之一。都匀铁路分局首任局长于永福90多岁生活在柳州,听说前几年还在世。
都匀铁路分局于1978年7月撤销,贵州境内铁路移交给成都铁路局贵阳铁路分局管辖,贵阳铁路分局2005年3月撤销后,原都匀铁路地区办事处直接由成都铁路局管理,为铁路局派出机构。
都匀铁路分局在都匀发展史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为都匀的发展,尤其是为都匀的“三线”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还把贵州省黔南州和广西柳州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两地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物资短缺时代,贵州物资匮乏,广西的物产相对丰富,都匀铁路地区职工就经常托广西的朋友带些粮食猪肉和白糖,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还有柳州铁路局的生活供应车,每次来到都匀带来的机制饼干和糖果总是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带来欢乐。至今在两地铁路部门工作的都有黔南和柳州的同志,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柳州铁路局管辖期间,由于从柳州局调来大量铁路职工,他们说的话是桂柳话,以致影响整个都匀铁路地区流行“铁路话(即桂柳话)”,这个话又夹杂着一些西南官话,很多外地人觉得很奇怪,不理解这是什么话,不象都匀话,贵阳、四川话靠不上,柳州话又差火候,形成了都匀颇有特色的“铁路话”。还有外省各地生活习惯也夹杂其间,所以在外光说是都匀人也是不准确的,往往要加上一句,铁路的!
都匀铁路分局存续期间,兴建了大量基础设施,按照铁路单位的布局,先后建了车站区、工段区、果园区、三角线、装卸区、薛家村等几个家属区,修建了铁路小学、中学、俱乐部、医院等,都匀铁路地区食堂是当时都匀市最大的职工食堂。
1997年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前,黔桂铁路又再次被推上技术改造前列,为了提高运行速度,铁道部从1996年开始为黔桂铁路开了“小灶”,专门定制生产了东风7D内燃机车,为全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12月开始的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是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改造,线路等级由国铁II级铁路提升为国铁I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改造后柳州段到贵阳段489公里,比原线路缩短119公里。 2009年1月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并预留了复线,黔桂铁路又再次刷新它的记录,160公里/小时刷新了它在西南铁路中的速度值,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至当时贵州境内速度最快的铁路,黔桂铁路的列车速度、数量、吨位都大大增加了。
在试运营一年后,2010年5月26日,首趟有“贵州第一速”之称的“先锋号”动车组快速列车,在贵阳至都匀间顺利开行(不久后又延长到独山)。先锋号是我国第一列200km/h的国产电动列车车组,由南京铺镇车辆厂制造,这是贵州境内的第一趟动车。
2010年9月,先锋号电力动车组停运,三组长编组“蓝箭”动车组列车投入到黔桂铁路运行。2012年11月,鉴于“蓝箭号”车底在进行性能评估时已达退役标准,为保证旅客安全 。铁路部门宣布“蓝箭号”正式“退役”。
很凑巧的是,国内最早试制出来的两种动车组完成使命都是在黔桂铁路结束的,同时载入铁路史册。新黔桂铁路通车不久,韶山SS1电力机车也完成了历史使命,新一代和谐电机车牵引列车奔驰在西部陆海主通道上。
2008年底,在原都匀铁路分局大楼办公的最后一个段-----都匀工务段也并到贵阳工务段了。2015年该栋大楼在城市改造的破拆机轰鸣声中结束了历史使命。
黔桂铁路因沿线途径喀斯特山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独特的地理风貌,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在游客眼帘。因此,这条铁路被铁路爱好者誉为“最美山水铁路”。
再看看新时期都匀铁路的变化和未来可期的规划:
2014年12月26日,贵州省首条高速铁路贵(阳)广(州)高铁建成通车,又把都匀推为全省第一个通高铁的地级所在地城市。贵广高铁在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是贵州的第一条高铁,最重要的意义是它是中国首条直接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西部地区的高铁线路,提速为300km/h后广州至贵阳的行车时间缩短至3个多小时,不仅带来时空距离的改变,而且增强了粤桂黔三地之间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的联系,呈现出一条省际间的经济文化大通道,使都匀的综合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交通网络的完善,密切了城市间联系,对外交流合作,从而促进了地方的发展,巩固了都匀作为贵州南部区域性城市的地位。贵广高铁还创造了中国高铁的特殊地位,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条300km/h的高铁。
2023年8月通车的贵南高铁,它是包头到海口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黔桂两省区目前唯一一条350km/h的高铁,贵南高铁到都匀东站与贵广高铁汇合后,使都匀东站成为省内仅次于贵阳北站的第二大高铁站。站场规模达到6台15线,还对都匀到凯里的高铁联络线预留了一台2线,届时将是7台17线。目前通达列车120多趟,节假日高峰期达到170多趟。
现有黔桂铁路有都匀等7个站,都遵铁路通车后还有杨柳站、都匀北站,加上高铁站,共有10个火车站。建有年货运量500万吨绿茵湖铁路货场。都遵铁路将连接该货场,形成贵州南部铁路物流枢纽。目前,正在规划研究国际无水港。
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已经做好可研,明年开工。
都匀→凯里高铁联络线(或叫城际铁路,连接沪昆高铁与贵广和贵南高铁)正在抓紧规划研究。
永(州)兴(义)铁路已经列入规划,这条铁路与黔桂铁路形成十字交叉,省、州政府意见在都匀接轨,构成省内区域性铁路枢纽。
都匀→黔江国家干线铁路已列入规划。
贵州省政府投资建设的瓮安→马场坪地方铁路南北延伸线已经进入都匀,加上北延线到遵义,形成的都(匀)遵(义)铁路将于2024年通车。都遵地方铁路可以直接绕开贵阳到遵义,与列入“十四·五”国铁规划的四川古蔺大村到遵义的铁路对接,打通与川渝经济区的另一铁路通道。同时,这条铁路在姜家坪站与沪昆普速铁路交汇,此站距离都匀约20余公里。货运可以直接到华东、华北地区,还与重庆黔江这个铁路节点城市连接(往北一直可延伸到陕西安康、西安和大西北),国家规划的都匀到黔江的铁路如实现,都匀不久将变成贵州南部区域性铁路枢纽城市。
都匀距离沪昆高铁凯里南站50公里(有双向十车道的城市大道连接),到华东、华北地区十分方便。
贵广高铁、贵南(包海)高铁、黔桂铁路形成的西部陆海主通道,都匀为西部陆海主通道节点城市,到粤港澳大湾区及珠江三角洲和东盟自贸区都十分便利,现在上述区域的中欧班列也是通过黔桂铁路往新疆口岸出境运到中亚和欧洲。
随着时代的前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仍是中国基建主题,铁路的版图变迁必将勾画出更加绚丽的画面。在不远的将来,都匀的市民将见证和期待十余年后的铁路蝶变乃至带来的地方发展巨变,都匀成为贵州南部的铁路枢纽城市将为期不远,到那时都匀将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