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古代男子发型图解(古代男子发型发展过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30 08:54:18    


古代男子和女子一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乱剪。

一样从石器时期说起,旧石器时代,人们穴居,衣服都只有上下两片,食不果腹的时代,肯定优先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打扮。不管男女,都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披散在身后。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劳作,头发披着不便于劳动。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学会了把头发向上梳,用东西绑起来,这叫束发。把头发挽在头顶,叫“鬓”。

男女都差不多发型。

商周男子,都是把头发梳到头顶,并拢,盘结挽鬓。

成年男子要绾髻束发,贵族用带冠来固定。一般的就用头巾包裹,小孩不用挽鬓。

和新石器唯一不同的是,商周在这基础上用上了簪子,使头发牢固不脱落。

秦汉以后,多采取挽髻束发,束发又分为全束和半束半披。

除了道士喜欢全披发,还未成年人(20岁)直到礼冠时半束半披,其它多采取全束发。

军官戴冠,士兵不戴冠。

桃子觉得秦朝男子的发型还是比较有辨识性的,秦朝男子后脑勺会留一缕头发,按头发的走向编一个小辫子,然后和剩余的头发全部盘到头顶,再带冠。

最有辨识度的就是,中分,就像下图那样。

汉朝就没多大变化了。

唐朝男子除了挽髻束发,还喜欢戴帽子。唐朝是个非常时尚的朝代,女子发型都多达几十种,前面桃子有特别介绍过女子发型。

唐朝男子流行带幞(fu第二声)头,类似帽子。

唐代的幞头是圆顶形的,两脚下垂。

幞头是隋唐时期男子普遍的服饰。

宋朝,男子也带幞头,但是和唐朝的有区别。宋朝的幞头帽顶是平的,两脚平直。

身份不用,样式也不同,皇帝和官员戴展脚幞头,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则戴无脚幞头。

宋朝不戴帽子的话,头发可以全束发也可以半束发。

这个帽子是赵匡胤发明的,说是防止大臣上朝交头接耳。

宋朝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朝代非常流行男子簪花,认为簪花显得非常潇洒。

接下来是元朝,这元朝据桃子查到的资料女子发型还好,这男子的就有点一言难尽,上图,大家细品。


大概就是以上这样,少数民族第一次统治中原大陆的结果,还要编小辫辫,没什么多说的,跳过了,看明朝。

明朝,成年男子编小辫辫的发型,慢慢消失。劳动人民将头发在脑后挽成三股或者两股发髻。

读书人、秀才、官家贵族等一般都把头发髻在头顶,还要在头上缠绕网丝来固定头发,如下图。

来看清朝男子的发型,清朝成为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当时讲究“留发不留头”,强迫汉族男子剃头。

清朝前期的发型一开始是“金钱鼠尾头”,剃掉前面的头发,后面留着又细又小的辫子。

清晚期才把脑门剃得干干净净,后面留又粗又长的辫子。

民国大多数男子发型就接近现代了,讲究的,头发定型得给打一瓶摩丝吧。

从古至今,男子发型的发展大概就这样了,整体来说,桃子还是相对比较喜欢半挽半披和接近现代的民国发型。

元朝发型,完全就是无法审美呀,估计层次太低,看不出元朝男子发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