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5 09:23:17
第一,
我们先来了解了解,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都在当时社会危机的存在下,而进行的一次政治与社会变革。两者的目的性都是旨在对全国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的进行一次的资产主义改革。两者的不同点了,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戊戌变法依靠的是一个根本没有实际权力的光绪皇帝,虽然光绪大胆实践,努力支持,但是实际的掌权者慈禧多加干涉,导致戊戌变法,最终没有成功。而明治维新呢,虽然在变革的初期,人民抵抗情绪非常高涨,但是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上下齐心,最终变法成功,日本走上真正的资本主义强国的道路。
第二,
我们来讲一下,在明治维新前所发生的,在日本民间的一个故事。有一个日本的武士,杀了两个法国人,法国领事不肯,于是他要求日本政府拿出十个武士。日本政府贴出公告要求要求各日本武士自愿报名,当时的日本武士为表对天皇的忠心。踊跃报名,但是报名人数急剧增长,后来日本政府无奈,将行刑人数扩大到20人。法国人觉得太恐怖,觉得日本人是神经病,不敢再招惹。另外跟戊戌变法的最高领导人康有为,经常意见不合唱反调。戊戌变法的后来戊戌六君子遇难,而在遇难前,光绪帝传密康有为去拯救六后来戊戌六君子遇难,而在遇难前,光绪帝传秘康有为去拯救六君子。而康有为,却为一己之私,逃往日本。虽然为戊戌君子,但实为真小人也。
第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理解,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虽然在背景性质和目的上是相同的,但他们最终的结果不同,主要还是有以下的几个因素造成。
一是在日本统治阶级分出了好几个派系,新兴阶层的力量得到重视。在中国呢,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人们的思想过于腐朽,封建过于强大。同时,当时的日本民治厅还掌握着最高的权力,有的新技师闪的戊戌团体,寄希望于根本没有实际权力的关系有的新进思想的戊戌变法团体,寄希望于根本没有实际权力的皇帝,处处受制于慈禧的干涉。改革通过诏书的形式流于表面,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时清政府的状态。二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因素。19世纪末,正处于世界各国争先恐后的去夺取殖民地的一个时期。而当时的世界殖民地,焦点在于中国,这就给日本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而相对的,但是中国有着丰富的资本主义市场以及富余的生产力市场。变法图强是这些资本主义列强所不能容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