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山海经》真的是中国人写的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8 09:24:37    

前言

中国在对近当代文学进行研究的同时,从来没有放弃对古代文学的探究。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如《水经注》、《梦溪笔谈》等来历清楚的作品,也有四大名著所带来的疑惑。

就好比《西游记》的作者,直到民国时期,才被鲁迅等人根据蛛丝马迹认定为是吴承恩所著,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更是引起无数人对其进行推敲。

成书几百年的小说,都能产生如此多的不确定性,更别说上古时期的作品了,这之中,越发引起无数争议的便是《山海经》。

《山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其所囊括的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地理、历史、文化、天文、宗教等等,可谓是上古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

但也正是这样一本历来为我们所称其的《山海经》,在如今社会却引起了诸多讨论,尤其是关于它的作者。

《山海经》作者

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各国文化以及各地区的文明都逐渐接轨。大家研究的范围与视角,也逐渐从本国发展到其他国家。

也正是如此,反倒让《山海经》的作者改了国籍。

  • 国内作者

自《山海经》成书以来,其作者一直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早在《史记》当中,就有关于《山海经》的记载,但并未涉及其作者。直到刘秀在《上山海经表》中表示《山海经》的作者应当是大禹与伯益二人共同完成。

而东汉赵晔却认为大禹不过是发号施令的人,《山海经》实际上的作者只有伯益:

“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对此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王充,他认为作者是伯益,但内容经过后世流传得以不断增删。

到了清代的时候,毕沅则认为《山海经》里面只有《山经》部分为大禹、伯益所著。

直到近代社会,关于《山海经》的作者仍有研究,比如刘师培认为其作者是阴阳家创始人邹衍所著;而蒙文通先生则认为其作者是墨子的弟子随巢子。

蒙文通

《山海经》的作者,除了具体所指代的人之外,还有不同地域的争论。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先生便在《禹贡全文注释》中表示《山海经》作者为秦人;蒙文通先生又是巴蜀人主要支持者。

除此之外,洛阳人、楚人也都加入到作者出生地的角逐当中。

然而,这种角逐却逐渐被扩大开来。

顾颉刚

  • 国外作者

神秘的《山海经》,不仅让国人为其痴迷,西方学者也加入了对它的研究当中。研究其内容,必然对其作者进行考证。也正是如此,有了不同的声音。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一个受印度和伊朗文化所影响的人,因此,他很有可能不是中国人。

除了外国人质疑《山海经》作者的国别之外,中国学者苏雪林也认为《山海经》并非国人所作。他认为,其真正的作者应当是古巴比伦人,《山海经》是对阿拉伯半岛的记述,只不过在战国时期被波斯人带到了中国来而已。

既然大家都将关于《山海经》作者的讨论从个人扩大到地域与国别上来了,那么其他看着眼红的人自然也想插一脚,因为还有欧洲学者表示《山海经》中的妖怪有希腊神话的影子。

为此,建国不到三百年,国内移民人数超过一半的美国也来凑热闹,认为《山海经》中有关于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描述。在这种争论之中,《山海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品,众人追逐的对象。

《山海经》的作者无法确定,对于持国内说的学者而言,无非就是一种学术探讨,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认为《山海经》并非国人所著呢?

科罗拉多大峡谷

为什么认为《山海经》非国人所著

  • 从《山海经》的内容而言

我国历来对《山海经》的定性并非一成不变。从《汉书》到《新唐书》,《山海经》都被当成地理书来看待;而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中却认为《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小说;鲁迅先生则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其视作上古时期的巫术。

这些对《山海经》的不同定性,则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山海经》所涵盖内容之广,甚至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门类。

少昊

除了涵盖内容广泛之外,《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山川河流、神话故事以及各种神兽,都与后来很大出入。虽然其中有凤凰、白泽、麒麟等神兽,但也有诸如梼杌这种人面虎爪猪口牙的奇怪物种。

因此,便有人以无从考为由,将《山海经》安在不同的地域与国别。但根据《山海经》在历史洪流之中所遗留的不确定性来见缝插针,也根本站不住脚。

  • 从其他国家或文明而言

在前面我们可以看到,还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是古巴比伦留下的作品。这种心理,其实我们可以视为是对另一种已经消逝的文明的遗憾。因此,只要两者有共同点,就会将其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弥补心中所认为的缺憾。

毕竟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山海经》中的神话,其设定背景都在炎黄及其更之前,古巴比伦人想必不会共用同一套体系吧?

同样的,欧洲学者无非也是有着相同的认知,《山海经》作为一本“无主”且又能与其有某些相同之处,因此就忙着认亲。

但这里我们得明确,目前认定《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大概在战国时期到汉代初期。我国的文字都逐渐进入小篆时代了,真的能够有人跨越文字的阻碍成功使得《山海经》在我国生根并且使其内容全民皆知吗?

尾声

华夏文明最引以自豪的便是在众多古文明当中,只有它历经几千年仍然没有中断地继续向前发展。比之早已消亡的文明,我们的前世还能继续探索,未来也能进一步发展。因此,《山海经》虽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过是暂时性的。

但首先我们要明确,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世界的确是一个整体,不同文明也或许带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与古埃及文明等进行区分,便是因其有自身的特点与魅力,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骄傲。

《山海经》的作者问题,应当是对我国上古时期进一步研究的推动力,而非对我国文化的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