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锅碗瓢盆里的春天:行走的实践教育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6:51:00    

□周荣光

4月,山花烂漫,春意盎然。近期,重庆多所中小学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开启“春游模式”。有的学校组织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去野炊,有的学生则化身“农夫”体验耕种,还有学校组织学生开启一场科技探索之旅……(4月12日 《重庆日报》)

当孩子习惯了端上餐桌的饭菜,徒步野炊的春游则显得尤为珍贵。自己生火做饭、用石磨磨豆子、学习采茶制茶……带着烟火气的室外课堂上这些生动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更在亲手操作的体验中培养了基本生活技能。有家长笑称:“这次春游回来,孩子竟然主动要求学炒菜了!”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春游,而是一堂堂行走的多元实践教育课。

值得思考的是,这类活动在一些地区已成“稀缺品”。有人认为春游耽误学业,“学生应在教室里好好读书”。其实,读书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让学生走进春天里的社会,是将生命教育、规律教育、情感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举措,是让学生读一本无字书的好机会。在大自然中体验与万物同游、与天地同在的乐趣,感受什么叫“吹面不寒杨柳风”,什么叫“我言秋日胜春朝”,领悟生命的美好、拓展生活的边界,是一种非常好的生命教育,会让人一生受益。

多元春游的创新探索,与教育改革形成呼应。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而将课堂搬进大自然的春游,恰好让“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等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可感。在插秧时懂得“汗滴禾下土”,在野炊中领会“团队协作”,这些体验远比说教更有说服力。孩子们在身临其境中深刻认识劳动的真谛,提高劳动的能力,磨炼生活的意志,对于孩子们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促成作用。

春游,还有正在兴起的春假,让孩子们暂别书本与课堂,投身大自然,亲身感受季节的更迭、万物的生长。这种沉浸式的自然体验,胜过黑板讲述,是书本知识无法给予的。期待有更多学校能在周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实现放飞,得到更多的欢喜,领略更多的乐趣。

毕竟,那些锅碗瓢盆的碰撞声、田野里的欢笑声,才是春天最动听的成长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