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0:5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姜哲源把微信头像换成了N2机器人夺得半马亚军时,自己头系红色发带、笑脸比耶的那张照片。他创办不到两年的松延动力,近期因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的亮眼表现,走向了人形机器人创业舞台的正中央。
“现在确实比较火爆,就今天一上午,手机上联系我下定金的订单已经有几十台,显著超过了我们的预期。”22日下午,姜哲源在一场媒体群访中说。
这些订单主要是冲着N2机器人来的,这是松延动力在今年3月14日发布的最新旗舰产品。在那场半马比赛中,N2机器人因萌萌的外观、灵活稳健的姿态、斩获亚军的突出实力而圈粉无数,在社交媒体平台迎来刷屏热议。
松延动力投资方、首程资本管理合伙人朱方文当时评价称,N2机器人虽然身高只有1.2m,却表现出不输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奔跑速度,体现出公司在算法控制、步态优化、挑战硬件极限的能力。
巨大的流量除了带来订单的激增,还为松延动力引来投资方更为热烈的追捧。此前,松延动力已经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英诺天使基金、SEE Fund无限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九合创投、北京未来科学城基金等。
此次半马之后,已经有数十位投资人开始找老股东打听松延动力的最新估值消息,希望寻求引荐。据记者了解,松延动力的第六轮融资,也正在交割过程中。
一位来自长三角某地级市的政府投资基金负责人火速出差北京,对松延动力进行了拜访。“抓住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城市的发展才会有持续的动力。我们希望一方面对公司进行财务投资,另一方面能够把松延引进到当地扩产建厂。”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面对巨大流量带来的红利,姜哲源在兴奋之余,表现出一股稳健务实的态度。他坦言,目前公司的在手订单已经有七百多台,今年目标销量是达到千台。虽然流量关注带来订单的激增,从现实产能的角度考虑,但公司并不打算调整销售目标。
在融资方面,公司仍然是小步快跑的融资策略。面对蜂拥过来的投资人,团队会倾向于选择能够带来订单资源的投资方。
“如果公司一直需要靠融资支撑,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环境波动的影响。我们希望尽快打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的商业化闭环,再通过售后反馈进一步促进技术研发突破。当成为一家有利润、有正向现金流的公司,公司发展才能更健康,才有资格去追逐星辰大海。”他说。
清华学霸博士辍学创业,争议中“无惧杂音,继续前进”
姜哲源出生于1998年,高考那年,他以北京市第28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这名众人眼中的学霸,其实在高中时期就有过创业的想法。但当时,他还是遵从家长意愿参加高考,直到清华读完本科,在博士期间才辍学创业。
“创业对我来说,是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在他看来,过往的读书和工作,都是在预设定好的赛道中往前跑,比拼谁跑得更快,大家比拼的维度会比较单一。创业是在开放世界做开放任务,让人在没有任何条件束缚的情况下,发挥真实能力水平,大家比拼的维度会更多。
2023年——也就是姜哲源读博的第三年,他辍学创办了松延动力。这是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科技企业,创始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和仿生人形机器人。
在创业之初,松延动力就获得了英诺天使基金、水木清华校友基金等的投资。英诺天使基金管理合伙人周全对21世纪经济报道回忆称,英诺积极关注具身智能赛道,也看了很多人形机器人的项目。
“当姜哲源告诉我们他想辍学创业时,第一时间和英诺进行了交流。我们大概交流了一个小时,就决定投资。打动我们的还是他对人形机器人的创业决心和激情,基于未来行业发展的判断,以及团队过去的技术积累。”周全说。
随后在2024年,松延动力又接连完成两轮融资。首程控股旗下首程资本通过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参与到对松延动力的投资中。在首程资本看来,松延的管理团队是已投项目中最年轻的团队,同时也具备冲劲儿、拼搏精神和理想主义的组合,非常符合首程资本对于这轮机器人创业者的期待画像。从2024年投资至今,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超首程资本团队的预期。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但在3月底时,因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谈到的“批量退出”,让行业引来不小争议。金沙江创投退出的项目中,便包括松延动力。
金沙江创投在2024年3月参与对松延动力的天使投资。2025年1月,金沙江创投退出对松延动力的投资。当时,松延动力进行了隐晦的回应:公司视频号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跑步的视频,配文“无惧杂音,继续前进”。
实际上在金沙江创投退出后,松延动力今年3月宣布完成两轮过亿元的新融资。这也反映出不同投资机构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投资判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还处于非共识阶段,有投资人看不清甚至看空行业,都是非常正常的。同时,投资人只能在非共识的行业投资获得超额收益。”一位仍然坚定投资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高性价比策略打开市场,率先落地科教、文旅场景
这次半马比赛,给了松延动力证明自己的机会。姜哲源指出,之前各家机器人公司都发视频展现自己机器人的优势。这次马拉松比赛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全球第一次真正把一堆机器人拉到同一个竞技场,让大家公平公开的去比拼,让有实力的公司证明自己。
“这次松延动力的N2机器人表现非常出彩,让大家眼前一亮。别忘了,这是一批98后、00后,在公司成立2年做出来的产品。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极强的优势,类比过去的手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国必将诞生一批具身智能世界级的公司。”周全说。
据了解,N2双足人形机器人是松延动力在3月14日发布的最新旗舰产品。它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具备行走、奔跑、单双脚跳跃以及舞蹈等多种运动能力,售价3.99万起。
姜哲源回忆称,N2机器人正式立项是在2024年8月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后,当时团队愈发意识到机器人可靠性的重要性。大家希望一次性把事情做对,从结构、线束到电路、算法,把稳定性提升到新的水平,于是正式启动N2项目。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N2机器人样机落地。随后,机器人在训练调试后具备多种运动能力,并且解锁了空翻技能。
据记者了解,包括众擎机器人、宇树机器人等多家公司都展现过机器人空翻技能。机器人热衷练空翻的原因在于,这几乎是机器人最难实现的动作,对机器人的结构稳定性、算法成熟度、爆发力、电池放电能力等各方面形成考验。
除了突出的运动能力,N2机器人3.99万元起的定价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此,姜哲源解释称,团队希望通过低价策略给产品带来更多销量,当产品实现规模化,也能够形成更多的降本空间。这样一来,公司毛利水平将得到提升,从而带来更好的现金流状况。
在商业场景落地方面,松延动力的产品已在科研教育、展览展示、文旅导览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逐步拓展至养老陪伴、工业巡检、城市安防等场景。
“如果是买机器人回去在家里干活,可能确实还不太能实现,甚至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文旅场景下,机器人是能够用起来的,这是经过验证的商业化场景。”姜哲源说。
此次半马赛事让松延动力获得出圈关注度,但赛事本身其实也有不少争议。20支机器人战队,完赛率只有30%,机器人摔倒以及被人搀扶的画面,让很多观众失望认为,这场赛事让人形机器人现原形了。同时,市场中有不乏对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的担忧,以及投资泡沫的言论出现。
对此,周全指出,大多数人高估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行业一年内能做到的事情,却低估了十年内能做到的事情。美国通过人形机器人,解决制造业回流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样,中国也需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的社会问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人类未来将实现硅基和碳基有效共存。
朱方文表示,从对行业的持续跟进情况来看,团队判断2025年比2024年出货量是会有一个量级的增长,全球范围内会有数家企业人形机器人的年出货量跨过千台大关,主要集中在科研、导览展览、数据采集和工厂试用等场景。
“机器人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落地场景,经过不到2年的时间,单个企业实现千台以上的出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朱方文说。但团队也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大概率要经历技术周期的迭代,过程中会有起起伏伏。尤其是上肢操作,现阶段技术路线尚未收敛,需要算法、模型、硬件、数据等各要素的耦合进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