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1 13:12:00
8月29日晚间,在东航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后,三大航交齐上半年“成绩单”。报告期内,三大航同比共减亏20.08亿元。国航和东航分别减亏9.76亿元、13.37亿元;南航增亏3.05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减亏14.31亿元。三大航亏损持续收窄的背后,国际航线成为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三大航上半年的国际航线客运收入、客运运力投入、旅客周转量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有效管控成本及航油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三大航的成本支出同比增幅均未超过5%。面对暑期票价下滑等挑战,三大航下半年将通过抢抓传统货运旺季效益、开辟南美航线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效益水平。
东航亏损最少、减亏最多
根据三大航发布的财报数据,三大航上半年共亏损47.7亿元,共减亏20.08亿元。东航在三大航中亏损最少、减亏最多,南航净亏损同比增长。
具体来看,国航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9.76亿元。东航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南航营业收入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净亏损15.33亿元,同比增亏3.05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南航的净亏损为20.33亿元,去年同期为34.64亿元,同比减亏14.31亿元。财报显示,该项数据变动原因主要是本期生产经营持续向好,亏损减少。
在8月29日南航的业绩说明会上,南航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陈冬表示,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可转债的衍生工具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政府补助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支净额等。
对于南航亏损进一步扩大的原因,陈冬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称,南航的客运收入、货邮运收入均同比增长。利润总额5.96亿元,同比增盈4.37亿元。上半年,南航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前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部分转回。
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呈两位数增长
总体来看,三大航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有增长。从地区来看,国际客运收入成为“关键引擎”。
根据三大航财报数据,国航的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16.09%,东航的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20.34%,南航的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15.74%。
作为三大航中净亏损最少的航司,东航在财报中表示,大幅减亏主要是由于公司国际经营进一步拓展、成本管控成效进一步显现,生产经营指标同比增长。上半年,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的境内航司。搭建了日韩经上海浦东到欧亚、欧洲经上海浦东到澳洲及东南亚的中转大通道,打造了上海浦东至伦敦、悉尼、莫斯科、巴黎等国际远程干线以及至日韩新马泰等国际快线、准快线。
东航的客运数据也反映出国际航线的重要性。上半年,东航的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大幅增长24.38%,国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07%,地区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4.57%;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大幅增长28.74%,国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6.11%,地区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4.04%。
同样,国航上半年的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6.7%,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6.99%;南航的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22.5%,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25.88%。
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表示,国际航线的恢复对于航司业绩的改善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够提升宽体机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国内运力的投入,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一边是不断扩大国际航线网络、增加航班量,另一边,三大航的成本管控效果也明显提升。2025年上半年,国航、东航和南航的营业成本同比分别小幅增长1.14%、3.27%和0.17%。
航油价格下降使得三大航的航空油料成本明显减少。国航、东航和南航的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分别降低10.34%、8.08%和9.15%。
在业绩预告中,国航和东航都提到,业绩改善的原因还包括公司对成本的严格管控。
国航在财报中提到了具体做法:从“集约化、协同化、精细化”管理入手,节支航油、起降、餐食、机务等大项成本,持续深化运行全链条成本精细化管控。深入推进成本管控,深挖成本潜力,扩大效益贡献。持续强化资金统筹,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其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5.07亿元,同比减少9.36亿元。
东航则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成立成本管理委员会,设置八个专班,专人专项加强管控成本。精细管控起降服务费、客桥费、航油成本等大项成本。起降成本方面,公司实现主要航站平均靠桥时间同比下降9.5%,客桥费、桥载设备费用比去年同期节省约1100万元。航油成本方面,通过优化飞行高度、执行单发滑行等举措,推动航油单位耗油持续下降。
抢抓货运旺季效益、开拓南美航线
虽然三大航持续加码国际航线、加强成本管控,但2023年以来,三大航尚未实现全年扭亏。竞争加剧、机票价格“内卷”让三大航在客运上所获得的收益进一步缩水。
对于三大航来说,能否完成全年扭亏的目标,三季度是最关键的时段。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7月境内民航旅客量再创新高。7月1日—8月25日,境内客运航班量超过82万班次,旅客运输量超过1.1亿人次;出入境客运航班量超过13万班次,旅客运输量超过1454万人次。前述数据同比均出现增长。
不过,在南航的业绩说明会上,南航副董事长、总经理韩文胜表示,今年暑运预计南航客运量和客座率同比有所提升,票价水平同比有所下滑。
林智杰表示,在暑运效益不及预期、票价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三大航想要全年扭亏为盈,仍面临不小的考验。
不仅如此,在此前的业绩预报中,三大航还提到了市场竞争激烈、客源结构下沉、高铁网络冲击、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等诸多挑战。
对于下半年如何提升业绩,韩文胜表示,南航将持续优化销售节奏,开展产品创新,多措并举丰富客源结构,提升效益水平。四季度是货运的传统旺季,南航将继续抓住电子新品上市、“黑五”电商促销等市场机会,抢抓货运旺季效益。
东航在财报中提到,下半年将开辟上海—南美航线,打造“南向通道”。抓好航网布局,增加国内快线、准快线投放,开拓以中东、非洲和南美洲为主的新兴市场,加强新疆、东北等区域薄弱点的建设。抓好降本增效,深化业财融合,对成本进行动态量化管控。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