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7:53:00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媒体再次爆出特朗普政府的一桩“闹剧”。本月11日,白宫方面致信哈佛大学,从人事任免、学生录取与课程安排等多个方面“挑刺”,要求该校进行整改。这种近乎“极限施压”的强硬姿态,迅速激起哈佛大学的强烈反弹。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封导致美政府与顶尖高校矛盾升级的信件,竟是在“未经授权”的状况下匆忙发出的。消息一经披露,这起“乌龙事件”立即引发美国舆论场的嘲讽与质疑。
美国《纽约时报》20日报道称,这封发给哈佛大学的“整改信”出自白宫“反犹太主义问题工作组”,发信人是该工作组成员凯文尼。多名政府内部知情人士称,这封邮件“发早了”,它不应该在4月11日那天发出。另有部分知情者则表示,这封邮件其实是工作组“内部流传”的文件资料,压根就不是发给哈佛大学看的。据媒体披露,作为官方正式信函,这封邮件的落款处印有美国3个政府部门的印章,还有3名政府高级官员的签字,且3人均曾代表白宫与哈佛方面接触。
据《纽约时报》记者了解,早在4月11日前,白宫与哈佛双方代表已进行了长达两周的对话,旨在缓和事态、避免这座高等学府与总统本人发生“全面冲突”。由于会谈所涉及的话题相对宽泛、缺乏具体的指导方针,政府谈判代表承诺会通过邮件列出具体建议,并表示将在11日发出。然而到了11日当天,哈佛工作人员直到夜间才收到邮件。而令校方大惊失色的是,该邮件措辞强硬、条件苛刻,与之前的会谈精神简直完全不符。对此,该校只得与美国政府“硬刚”到底,双方矛盾不降反升。然而事发后,政府高级官员格林鲍姆致电哈佛谈判代表,称邮件的发送根本就没有得到他与另一位官员的授权。格林鲍姆后又表示,这封信本应在“某个其他的时间点”发出,但肯定不是4月11日,因为当时双方的谈判“富有建设性”。
有消息称,本月14日,哈佛领导层开会复盘了“乌龙邮件”事件,很多与会者确信这就是美政府的一起人为失误。按校方的话说:“即便邮件中包含了大量令人瞠目的过分要求,我方也从未质疑过它的真实性与严肃性。”校方发言人也在哈佛大学报刊《深红报》发文称,即便邮件的发送是一个“失误”,但它已经对哈佛师生造成了实际影响。反观白宫,特朗普政府则摆出了一副“将错就错”的态度。《纽约时报》透露,一名白宫高级官员日前表示,政府方面将坚持信件中表达的立场,并反过来指责哈佛大学“反应过度”。截至目前,白宫方面已经宣布冻结哈佛大学22亿美元的拨款,并扬言要取消该校的免税地位。
该事件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平台认证为白宫前首席道德律师的“X”用户理查德表示,这简直就是一场“小丑表演”。有网民讽刺道:“这次是误发邮件,下次有没有可能是误发洲际导弹呢?”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刘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