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5:04:00
在一系列“稳楼市”政策的密集出台下,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走出调整期,迎来“止跌回稳”的新拐点,并走出了一波“小阳春”行情。
今年以来,上海等地楼市延续回暖态势,二手房交易活跃,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数据亮眼。同时,全国多地近期频出住房新政,涉及公积金贷款、房票政策等内容。
Wind、克而瑞等机构数据显示,3月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增加近95%,同比增加18%,其中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翻番,是楼市企稳的代表性样本。上海二手房交易活跃度持续攀升,月成交套数连续6个月超过1.5万套的荣枯线,其中3月达到2.7万套,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同时,3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加145.1%,也是一季度成交最多的月份。广州方面,一季度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54.5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时期增长25%。
房地产投资开发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复苏。4月23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房地产开发、经营基本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1%;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同比增长9.5%;住宅销售面积为329.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
在房价方面,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市场活跃度提升。
土地市场的热度上涨,同样是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的一环。今年3月28日,上海第三批次土地拍卖拉开帷幕,静安大宁地块被大华以总价24.86亿元、溢价率32.31%、楼面价9.27万元/平方米的价格竞得,刷新了大宁地区的地价纪录;浦东北蔡地块则被绿城以总价29.16亿元、溢价率40%、楼面价7.1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夺得,刷新了该区域的地价纪录。
事实上,核心城市的土地拍卖市场都在持续升温。据中指研究院统计,1—4月,22个重点城市的月度平均溢价率均在20%左右。4月,北京、杭州、成都、苏州、重庆、南京等地相继拍出高溢价地块。
反应在市场上,4月24日,房地产早盘一度领涨两市,房地产ETF基金一度涨超1.1%,截至13:51,房地产ETF涨0.32%。相关板块中,渝开发、天保基建涨停,华丽家族、特发服务、滨江集团、城投控股等涨幅居前。
公开信息显示,房地产ETF基金跟踪的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囊括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房地产龙头,全面布局房地产开发、管理、服务等行业。方正证券认为,楼市止跌回稳对提振内需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楼市或进入新一轮政策释放周期,新一轮修复行情或启动。
消息面上,全国多地继续发布稳楼市相关政策。
近期宁波调整公积金政策,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最高贷款限额上浮20%。
河南郑州发布关于《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拟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延迟退休的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时,贷款到期时间男性可延长到68岁、女性可延长到63岁,或延长到借款人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
厦门也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住宅房屋征收房票补偿安置政策的通知》,对房票政策进一步优化升级。其中提出,房源选择进一步扩大,房源库涵盖全市各区房源,被征收人自主选择购买房源库内的新房、竞配建房、安置房、安商房,也可以购买二手房。同时,房产用途更多元,类型除住宅、店面、办公、车位外,也可以购买通用厂房。被征收人可购买一套或多套房源,在满足户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的前提下,可购买非住宅,也可以将房票转让。此外,购买新房、竞配建房可享受购房奖励:房票核发之日起6个月内购房奖励5%,第7—12个月内购房奖励2%。此外,部分楼盘还可享开发商专属折扣。
青岛也于近日发布青岛市2025年住房发展计划。根据计划,青岛今年计划新增各类住宅用地供应量227公顷。全市新增城镇住房约5.77万套。其中,上市商品住宅约2万套,基本建成安置房约3.57万套,新增保障性住房0.2万套(间)。以政府为主保障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筹集和供应,加快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销售,推行城中村安置新模式,加快实现群众回迁安置。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政策仍将保持积极态势,预计“稳楼市”各类政策将在二季度加速落地。如果“降息”等关键工具得以实施,市场预期将进一步修复,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更加稳固的回稳节奏。中信证券分析,相信全国性政策将在4-5月出台,具备较强产品力的开发企业和持有优质运营资产的企业具备投资价值,持续看好物业和商管服务板块的红利价值。(赵熠如)
中国商报综合自央广网、界面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