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甘居鹏 通讯员 潘陆岩 徐佳惠
无线电技术,正在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产业插上“隐形的翅膀”。
近日,2025年浙江省无线电技术交流会在衢州智慧新城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省无线电办公室主办,浙江省无线电监测中心承办,衢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衢州市无线电管理局、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浙江电科慧谷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当前,无线电技术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2024年,浙江省无线电台站总数达225.42万台,一般台站数量同比增长34.5%;制造业企业用频数、设台数分别激增1.8倍和3.3倍,重点工程用频需求更呈爆发式增长,增幅高达6.12倍。
“这些数字表明,无线电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隐形引擎’。”浙江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无线电技术创新应用在浙江迎来了新的窗口期,无线电产业基地(衢州)作为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衢州)自成立三年来,已累计招引数字经济和无线电领域企业55家,相关企业实现营收超4亿元,税收突破3000万元,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大会重磅发布了2025年两大核心需求场景——“AI+无线电”与“低空安全监测网建设”,引发行业关注。前者通过人工智能优化频谱资源分配、提升信号识别精度;后者则聚焦低空安全,探索低空无线电监测网建设,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技术交流环节,2024年重点场景成果集中亮相,相关企业就“无线电空地一体协同监测”“卫星监测技术展望研究”“卫星终端查找定位”三大需求场景,分享了最新的研发成果和解决方案。
来自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龙头企业等专家回溯人工智能技术从理论突破到产业落地的演进历程,深入探讨了无线电技术在国内外低空经济中的创新应用,并系统梳理了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及无线频谱资源的核心作用,为浙江省布局空天信息产业提供理论支撑。
此外,专家们还重点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无线电监测、信号识别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基于AI+的监测信号特征画像技术成为亮点,该技术通过智能分析信号频谱特征,显著提升了非法信号溯源效率,为无线电管理智能化转型提供新路径。
随着AI、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崛起,无线电管理正从“幕后保障”走向“台前引领”。浙江将加快构建无线电技术设施体系,探索推动全省实效发射试验场和低空试飞基地建设;坚持以场景创新为突破口,持续完善频谱资源供给、优化监测技术体系、培育跨界融合生态,助力打造无线电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应用新高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