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13:00
从“现场查”到“网上管”,近年来,包头市市场监管局不断聚焦气瓶、电梯等民生关切特种设备,积极探索推行气瓶“阳光充装”、电梯“数智维保”、隐患“云端预警”、智慧化“无感监管”新路径,推动全市38万支气瓶、2.2万部电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标志着特种设备监管逐步由“人海战术”迈向“数智监管”新阶段。
深耕管理“责任田”,让责任“跑”在风险前。依托特种设备信息化平台打造风险隐患排查数字化系统,搭建企业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总监、安全员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链,企业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上传每日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实现“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隐患排查信息化、无纸化,有效促使企业由被动监管向主动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向企业自律转变。
织密智慧“监管网”,让监管“跑”在风险前电梯维保装上“紧箍咒”。升级包头电梯维保系统,在全区率先试点电梯无纸化维保工作,通过“互联网+维保服务”,全市2.2万部电梯实现“维保过程定位+拍照上传”。监管人员开展网上检查,有效杜绝纸面维保、虚假维保;居民扫描电梯二维码监督维保情况;监察人员通过系统后台查询维保信息,打造电梯维保过程信息化、规范化、可视化,实现多方智能化管理。
气瓶充装配上“安全锁”。推动“电子监管+阳光充装”深度融合,全市38万余支气瓶有了“身份证”,实现一瓶一码、一瓶一档、绝对捆绑、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信息可查、责任可分。截至目前,通过“线上巡查+线下促改”无感式监管模式,发现并解决问题隐患16个,推动监管方式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实质性转变,大幅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推行“三好”工作法,让服务“跑”在风险前做好事前“把脉式”服务。持续深入企业,强化安全培训和帮扶指导,针对企业遇到的常见问题答疑解惑,帮助企业全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做好事中“靶向式”执法。充分运用电梯、气瓶智慧监管平台,开展线上日常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入企现场检查频次,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做好事后“康复式”回访。强化执法服务意识,听取企业在隐患整改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对于容易整改事项,要求企业尽快完成整改;对于时限较长、难度较大的整改事项,积极协调,提供指导,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把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筑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硕)